香港设计师重新设计「消防局」特色字体

一个主题,各自表述。

同一道风琴闸,呈现五位设计师手笔。湾仔港湾消防局因为髹上「消防局 FIRE STATION」特色字体而引人举机留影。创意可以令庄重正经的公营机构变得亲切活泼。湾仔多个公共空间一样给活化,惊喜排住队来,所为何事?

拍摄当日为早上10时许,经过港湾道消防局的人不算多。低头的依旧低头,急步的继续急步,反而消防局对面马路,有两位泰籍游客为这道不一样的闸门拍了照。

五位平面设计师在红色风琴闸门上,重新设计「消防局」的中英文字体,凸显香港独特的双语设计。这是「#ddHK设计#香港地」活动的一部分,湾仔是首个试点,多条街道、行人天桥、电车站等都有新貌。


11.png


港湾消防局的独特字体由即日起展至2021年2月。

设计师蔡剑虹的作品中英相叠,把英文字母变成中文笔划。「消防局」若隐若现,要多花眼力才看到,十分玩味,原来作品有个廿分玩味的前身。「意念是用一条消防喉捆出『消防局』三个字,但消防局觉得感觉太年轻太cute,想稳重一点。」他坦言早料到他们不会采纳,但又觉得「何妨一试」 ?幽默的他笑说:「试下人家底线嘛,一开头就交出最大路最保守,人家就不用找我啦﹗」站在设计师角度,他觉得做些消防局没试过的东西,对比有趣得多。「当然我要顾及他们的想法。」


12.png


蔡剑虹的作品不拘泥于笔划清楚与否,他认为即使观者觉得「唔靓」或「其他字靓过呢只字」都没所谓,留伏线让人发现细节才重要。


13.png

蔡剑虹的第一稿意念年轻活泼,但当局希望设计能稳重一点而没采纳。

清楚与写对非重点

考虑到香港中西交汇的文化背景,他把中英文字混杂在一起。「几位参与的设计师本身多专注于字体创作,他们的作品既靓也具功能性,我的比较视觉化,易读不是我的首要考虑,反正人人都知那是一间消防局,我又何必写得清清楚楚呢?即使大家觉得消防局三个字『都不似慨』,我觉得没所谓。」引起大家好奇,疑惑黑色的部分是什么,是他的把戏。「想大家停低脚步细看。你不能永远站在观者侧边解释,只能让设计自己发酵。」他也不执着所谓的笔划对错。「五六十年代的手写招牌字,有些是专登把笔划结合,利用减笔展现个性。我认为美术字大概睇到形态就够,引发到讨论更好。」

他笑指只要有公众参兴,公营机构就不介意作品美观与否,反而找专业人士设计,就会设很多框架。「他们会立即谂work唔work,会跟设计师倾很多条款。」他续指设计师很多时都要援引成功例子加以说服,所以今次合作确是美事一桩。

设计不应放在博物馆孤芳自赏,在社区更能发挥作用。「五幅字体作品这样放出来,一定震撼的,我相信它有感染力,对社会和谐有帮助。」

电影感字体最夺目

记者认为本身为字体设计师的郭家荣作品在风琴闸上最为抢眼,字体带一点戏剧性。原来字体真的脱胎自一出戏。年前他为电影《古巴花旦》海报做字体设计,参考了很多六七十年代的娱乐杂志封面。「当年很多粤剧明星会登上杂志,杂志会为访问造些独特字体,我参照那些设计做了几个作品,找我的海报设计师胡卓斌选了其中一款。」那就是他现在置于消防局那只字体”Urushi”的雏形。「字形比海报上的收窄了。」


14.png17.png18.png


曾到英国攻读字体设计硕士课程的郭家荣专注于字体设计范畴,现正努力开发其“Urushi”字体。

郭家荣去年为纪录片《 古巴花旦》海报做戏名字型设计,参考了一大堆旧娱乐杂志的美术风格。

提到字体设计就侃侃而谈的他,肉紧的说老早对消防局的风琴闸产生兴趣。「唔系为今次设计作古仔,我本身经过湾仔同铜锣湾消防局真系会停低望个闸,一来觉得个form好靓,二来留意到上面字体本身比较传统,好富香港特色,我曾经影过相。」他形容闸门有点像舞台的红色绒布幕,但不想把字体造得夸张,只做了个画龙点睛的动作。「字本身已经很playful了。外国的消防局都会把头尾英文字母加大少许,我也参考了他们的设计。」

他的” Urushi ”字体仍在开发中,英文及日文仮名都已造好,并放在美国卖字网站Future Fonts上寄卖,中文字数量则不多。「如果有人要用某些中文字,我可特别造。这款字体适合大型display,远距离都能看清,跟消防局这个企划几夹。」他认为香港的大型广告字体选择不足,锐意改变现状。「赚不赚钱都好,都希望多造些设计出来让人用。」


注明: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