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高松立海隅(中國畫)何香凝 何香凝美術館藏 新中國成立初期,新華社攝影記者牛畏予在肖像攝影中,將鏡頭對準了北京的國畫名家們:悉心教導學生的陳半丁,伏案創作的於非暗、徐燕孫、胡佩衡……她於1961年拍攝的何香凝先生,手持新聞報紙,背景乃先生82歲所作《高松立海隅》,瞬間的抓拍展現出一比特關心時局又深諳傳統的革命家、藝術家。這亦是12月18日至2021年2月28日,由中國美協、何香凝美術館、北京畫院主辦,於北京畫院美術館呈現的“流水高山寫新圖——何香凝與新中國時期的北京畫壇”展覽中的一個精彩瞬間。 畫作:立意恢弘深邃 “我們觀照20世紀中國美術史,何香凝先生的《獅》是繞不開的作品;她也畫很多梅花,其中的精神氣度,是時代的表徵。”中國美協主席、中央美院院長範迪安說,何香凝是一比特有革命情懷的藝術家,也是一比特有政治抱負的藝術家,為新中國的建設作出傑出貢獻。 本次展覽圍繞何香凝革命人生及其藝術、新中國成立後何香凝與北京畫壇的互動兩個主題展開。展覽展出包括何香凝藝術精品、何香凝與北京畫壇藝術家合作作品以及北京畫壇藝術家精品共計65件(何香凝美術館館藏作品37件,北京畫院館藏作品28件);同時展覽也輔以相關的歷史文獻呈現,一是有關何香凝革命、人生、藝術的歷史圖片及實物文獻;二是攝影家牛畏予所拍攝的包括何香凝在內的9比特藝術家肖像作品,這些珍貴的歷史照片拍攝於上世紀中期,既是時代的藝術品,也是藝術家們珍貴的視覺史料。 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傑出領導人,何香凝畢其一生,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新中國成立、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民族統一大業,為中國人民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好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在海內外享有崇高威望。而曾任中國美協主席的她,畫作氣度恢弘、立意深邃,常借對松、梅、獅、虎和山川的描繪,抒情明志,是她70年革命生涯和高尚人格的生動寫照。 20世紀初,何香凝與廖仲愷東渡日本求學,她於1908年入讀女子美術學校高等科學習繪畫,同時向端館紫川、田中賴章學習,《獅》《虎》恰是早期難得精品。其子廖承志曾言:“她這個時期的畫,都離不開她師傅的格調和畫風……其特點是保持著濃厚的日本畫風格,喜愛明豔色彩,形象生動。”回國後,何香凝的繪畫風格自20世紀20年代開始,逐步轉向古典水墨的審美,山水及“君子”題材成為創作主體。 “這不會累著我的,我生平作畫,現在是最愉快的時刻啊!”何香凝曾這樣說——1949年,何香凝應黨中央邀請,同眾多滯留香港的民主愛國人士自香港北上,參與國家建設各個方面的工作。晚年的何香凝在政務之餘,安穩的生活為其藝術創作提供了充分保障。 合作:拓展史學線索 如果將何香凝放置於近代美術史的上下文之中,她的藝術創作,尤其是晚年定居北京的創作可視為近代中國美術史發展的一個特別的案例。在何香凝橫跨近60多年的藝術創作中,她的藝術創作與其革命人生緊密關聯,形成個人獨特的藝術面貌。“我們館收藏了何香凝約1500件作品,大部分都是她在北京創作的;與她交往的畫壇名家,或為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或為中國畫探索轉型的代表人物。”何香凝美術館館長蔡顯良說。 60多年,她往來於南北、東西,也囙此與不同社會團體(“南社”“寒之友社”等)、地域(上海、南京、杭州、北京等)的藝術家存在著廣泛的交流、切磋與合作,如杭州的潘天壽、南京的傅抱石、上海的賀天健、北京的葉恭綽、溥松窗、胡佩衡、溥雪齋、汪慎生等;其中,她與北京畫壇交友尤其廣泛。20世紀北京畫壇與海派、嶺南畫壇,無疑是近代地域繪畫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北京畫壇各種藝術思潮及藝術理念並存,古典文人畫價值體系延續、留學回國的畫家形成嶄新的繪畫趣味和學術系統,近代美術教育的建立以及20世紀中期開始的新國畫運動……在這樣的繪畫創作與發展的圖景中,何香凝與眾多藝術家合作,留下一批精心繪製的“合作畫”——北京時期的“集體創作”具有不一般的意義,可視為新中國美術史中“集體創作”的一份珍貴歷史記憶。 1951年4月,全國婦聯、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北京市文聯聯合宣導舉辦“抗美援朝書畫義賣會”。葉恭綽、徐悲鴻、梅蘭芳、陳半丁、老舍、葉淺予、溥雪齋、胡佩衡、汪慎生、王雪濤10比特先生為書畫徵集人,共征得由首都書畫界、文化界、文物古玩界人士捐獻的1500件書畫作品,並於5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中山公園水榭舉辦義賣展覽會,義賣所得全部捐獻給中國人民志願軍,用於採購藥品等軍用物資。何香凝積極參與了書畫創作,並有感而作《寄贈抗美援朝將士》詩,遙贈奮鬥前線、保家衛國的將士們:“前者犧牲後者師,人民慰問送寒衣。感君勇敢驅殘美,留得忠名萬古垂。”同年,她還與葉恭綽、王雪濤、胡佩衡、溥雪齋、汪慎生集於陳半丁家中,集體繪製了《百花齊放圖》,各家盡顯其長,以紅日、松柏、蘭、菊、牡丹等傳統意象,表達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煥然一新的社會盛景的祝賀與喜悅。 1955年6月,世界和平大會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召開,面對當時複雜嚴峻的國際形勢,新生的中國以怎樣的面貌登上國際舞臺,也是文藝界面對的一項課題。在郭沫若、廖承志等人倡議下,由齊白石、陳半丁、何香凝、於非暗、汪慎生等14比特畫壇名家歷時半月集體創作的巨幅中國畫《和平頌》,作為向世界和平大會的獻禮,表達中國人民對守護世界和平的决心,更顯現了傳統中國畫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作用。“集體創作”行為既是藝術交流,也同時呈現了藝術處在嶄新時代的社會價值。“這個展覽主題促使我們從本館館藏中整理出一批北京畫院老藝術家與何香凝先生交往的重要作品,如畫院首任院長葉恭綽及名譽院長齊白石的作品等。我們從時代、藝術、文化等方方面面來看何香凝先生的創作,也擴展了我們對美術史的研究和再定義。”北京畫院院長吳洪亮說。以何香凝為“線索”,勾勒出的紛繁藝術史面貌,共同描繪出了近現代美術變革的歷史景象。“何香凝先生與北京畫家的交往,讓我們看到了時代與人的關係,從中看到了藝術家的家國情懷與他們的創作,是他們人生精神和氣節的再現,通過展覽我們看到那個時代的藝術家的理想和內心。”中國美術館副館長安遠遠說。 (注明:來源於民間藝術網責任編輯靜愚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